• Share with us:

藝教於樂

簧笙
上傳者 │類別: 吹管家族│07, 18, 2011




【淵源】

古時大笙稱為「竽」,小笙稱為「和」。西元前十五世紀殷代甲骨文上已有關於「和」的記載。西元前六世紀,中國的詩集詩經中也常提到這種樂器。


【發展演進過程】

在1740年和1777年,Johann Wilde 和Pere Amiot 分別把中國的笙帶到歐洲,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早的記載,雖然亦有人認為在更早之前笙已經流傳到歐洲。到了十九世紀,笙啟發了歐洲的口琴、手風琴等簧片類樂器的發明。傳統笙一般為十三、十七或十九簧,經過改良後有二十一、二十四、二十六、三十六、三十七、四十二簧等多種。


【現況說明】

傳統笙以手指按孔以控制那一支管發聲。改良的笙加上按鍵,一個手指可以控制多個按鍵,以便控制更多的音。

現代國樂團多使用三十六簧笙取代傳統笙,並設有高音笙、中音笙、次中音笙和低音笙,其音域如下:

高音笙(三十六簧):G3-F♯6(C4=中音C)

中音笙(三十六簧):C3-B5

次中音笙(三十六簧):G2-F♯5

低音笙(三十六簧):C2-G4


【代表曲目】

獨奏曲

湘江春歌

晉調

林卡月夜

傣鄉風情

火車進侗鄉

瀾滄江戀歌

水庫飛來金鳳凰

鵝鑾鼻之春

阿細歡歌

織網歌

掛紅燈

草原新苗

冬獵

維吾爾人之歌

天山的節日

濫竽充數

協奏曲

文成公主

孔雀音畫

望夫雲的傳說

天山狂想曲